驱动创新 连接未来
相比于十几年前的汽车,现在的汽车可谓是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完善。但是,各大汽车厂商之间的科技竞赛却从没有停止过脚步,纷纷投入巨资、人才,以期望在汽车行业取得绝对的技术优势。近年来,随着汽车“新四化”和5G技术的不断深入,汽车行业的黑科技也变得越来越多。
下面我们就接着上一篇来盘点一下近年来汽车行业的黑科技,看一看它们是怎样颠覆汽车工业的。
智能数字化座舱
对于数字化座舱印象最深的无疑是拜腾发布的概念车了,自从号称“汽车界苹果”的特斯拉推出大屏概念,两者成功引领了一波汽车座舱设计。
目前我们的智能驾驶座舱由分离的全液晶仪表、中控娱乐信息系统、T-box、HUD等设备组成,相互之间通信开销较大,而且由于每个设备有单独的硬件,总体成本较高。 软硬件的一体化聚合将会成为下一代智能驾驶座舱的发展趋势。
而在聚合的一体化车载硬件上,我们不需要每个功能实体由真实的硬件承载,只需要在车载主芯片上进行虚拟化的软件配置,形成多个虚拟机,在每个虚拟机上运行相应的软件,即可实现仪表、中控、T-Box、HUD等各种功能实体,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实现了软件定义汽车。这可以大大降低汽车零配件供应厂商协同设计的成本,也会减少各个设备之间相互通信的开销。
智能数字化座舱则是一种先进的系统,具有大型的数字仪表盘,先进的信息娱乐系统,虚拟助理功能,云交互功能,自动泊车系统、车载智能终端系统、智能情景语音,还可以将车与车整合到基础设施通信,并且具有集成HUD或增强型现实系统。
和自动驾驶相比,智能驾驶座舱的相关技术距离落地要更近一些,并且因为更靠近用户端体验,成为了智能汽车的发展进程中备受关注的领域。
“三合一”电桥
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在燃油车平台上改装电动车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时,为电动汽车打造专属平台成为所有汽车制造商的共同追求。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电驱动系统如何布置成为电动汽车平台开发的重中之重。
在去年4月底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汽车变速器及驱动技术研讨会(TMC 2019)上,电驱动系统技术路线成为最热的话题。梳理中外专家的观点,可以发现,电驱动系统在向高效化、小型化、轻量化的方向快速发展,集成化设计是迎合这种发展趋势的有效途径。集成电机+电控+减速器的“三合一”电桥已开始量产,将电力电子都集成进来的“多合一”已经在路上。
集成化的电驱动桥实现了驱动电机、功率控制器、变速器、差速器等部件的全面集成,成本更低、体积更小、效率更高,适用于不同平台的设计和应用,为车辆节省大量空间。当然,集成化的电驱动桥也面临很多挑战,比如高转速带来的NVH问题、冷却难题、功能安全问题、EMC复杂性提高、跨零部件开发协同难度增加等。
叠片电池(锂离子电池3.0时代)
我们都知道,动力电池主要有三种类型,方形、圆柱和软包,而叠片和卷绕正是生产这些电池的两种工艺。卷绕工艺从消费类电池就开始应用了,也正是因为卷绕工艺更成熟、生产效率更高,也成为当前动力电池主流的生产工艺,而目前85%以上的动力电池均采用卷绕工艺。
叠片工艺也正是伴随着纯电动车发展逐渐发展起来的,在电池性能、空间利用率等方面都更具优势。从性能上来看,相同条件下叠片工艺可以使电池能量密度提高5%,循环寿命提高10%,成本降低5%,安全性较高。
2019年7月10日,全球首部叠片电池应用白皮书——《中国车规级动力高速叠片电池发展白皮书》在首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安全技术创新大会上正式发布,向行业指明“叠时代”是动力电池工艺革新的必由之路。
据悉,CATL、松下、三星SDI、微宏动力等锂电池行业新旧势力都有在2022年之后导入叠片工艺的计划。而早前,长城汽车旗下的动力电池技术蜂巢能源也已于去年4月10日率先发布了首款车规级方形叠片电池,7月9日还召开了发布会。
透明化A柱
A 柱是一根在车辆碰撞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柱体,A柱的牢固与否对一款车的刚度以及安全性的影响很大。在一次次中保研的碰撞中,每次我们看的都战战兢兢;每当人们驾驶车辆,进行转弯或者进入弯道前,视野都会被 A 柱部分遮挡,就会造成一个视野上的盲区,这种盲区非常影响驾驶安全。而搭载透明 A 柱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影响我们驾驶安全的视野盲区。
大陆集团研发了一款虚拟A柱。该A柱,利用安装在方向盘正上方的车内摄像头,来跟踪驾驶员的动作。同时,安装在车外的环视摄像头,将外部的实时视频,输入到A柱上的OLED显示屏。车内外的摄像头还可以跟踪驾驶员头部和外部的实时图像,通过后台算法将外部的实时图像展现到A柱上,从而为驾驶员提供动态视角。
去年,国内新势力造车队伍中的合众新能源汽车发布了旗下第二款量产车型哪吒U,这车的车身最大的特色就是“透明A柱”。虽然叫做透明A柱,但肯定不是真的做成透明,而是通过A柱上方的两块屏,来投射被A柱挡住的盲区。
值得注意的是,有个很重要的功能叫做眉心算法,它会根据探测仪来探测你的眼球定位,从而去显示不同角度的视野,可谓是黑科技满满了。
驾驶者注意力监控系统
随着驾驶辅助系统的普及,开车越来越来轻松是不争的事实,但放松下来的驾驶员却容易注意力分散,从而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通过实时监测驾驶员的状态,成为了完全自动驾驶来临之前的又一个课题。
DMS(Driver Monitor System)驾驶员监控系统,主要实现对驾驶员的身份识别、驾驶员疲劳监测以及危险驾驶行为的监测功能,这个系统通过驾驶员前方的摄像头来检测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是否注意力集中,甚至还能通过面部表情来判断驾驶员是否疲劳,如果驾驶员目光离开路面时间过久,系统将向驾驶员发出一系列警告,督促其将注意力回到路面。
当然,在驾驶员完全没有反应的情况下,车辆还可以通过驾驶辅助系统的其他功能,将车辆强制停下,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总结
上述创新型汽车技术,有些技术已经进入量产阶段,有些技术则还需要测试和检验。不管上面提到的汽车黑科技是否已经变成现实,只要它们出现,毫无疑问都将会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汽车生活。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
随着“新四化”的深入,汽车上的黑科技
驱动创新连接未来相比于十几年前的汽车,现在的汽车可谓是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完善。但是...(28412)人阅读时间:2020-07-18河北印发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汽车制造业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米彦泽)为加快推进河北省汽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日前,河北...(3795)人阅读时间:2020-07-18割双眼皮不要进入这几个误区
割双眼皮不要进入这几个误区...(118)人阅读时间:2018-06-13腰部吸脂手术需要注意的事项
腰部吸脂手术需要注意的事项...(63)人阅读时间:2018-06-13单纯主妇花万元美牙变怪物是谁之过
单纯主妇花万元美牙变怪物是谁之过...(93)人阅读时间:2018-06-13